【羊城晚报】酷暑难耐游泳正当时 远离中耳炎、红眼病这样做(节选)
酷暑盛夏,游泳成为孩子们夏日解暑、运动的不二之选。游泳在带来凉爽的同时,也可能成为外耳道疾病、中耳疾病、红眼病的诱因。每到暑假期间,广州各大医院都会迎来相关病例就诊高峰。
中耳炎未痊愈去游泳导致再发作
6岁小汪参加夏季游泳班第4天,出现了鼻塞、咳嗽、耳刺痛,家人急忙带他看急诊,诊断为急性中耳炎。小汪父母回忆说,孩子1月前曾出现过鼻塞耳痛病史,吃了几天药耳痛缓解后,父母以为没事,就没有跟进复诊。
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吴旋主任医师分析,小汪的急性中耳炎发作是由于游泳后鼻子呛水诱发,与上次中耳炎未治愈密切相关,他需积极抗炎一周以上,近期不能再去游泳,否则会引起鼓膜穿孔流脓。
如何降低游泳时中耳炎发生风险?吴旋建议:
1.选择相对清洁、维护良好的泳池。泳池水质不达标,存在较多的细菌、化学物质,易增加中耳炎风险。
2.游泳时,使用耳塞保护外耳道,能尽量避免耳道进水。使用鼻夹,正确换气,避免呛水,减少咽鼓管途径致感染风险。
3.尽量避免跳水、潜水等水压突变动作,减少中耳气压损伤;采用正确的游泳姿势,避免呛水,如呛水后需避免用力擤鼻,防止脏水经咽鼓管逆行进入中耳。
4.游泳结束后,如出现外耳道进水后闷堵不适,可将进水耳朝下,手指捏住耳廓的顶部,轻轻向后上方提拉,拉直外耳道,尝试同侧单脚站立后跳几次,借助液体的自身重力,让其自然流出,再用棉签或纸巾在外耳道口将水吸干。亦可以尝试用吹风机柔风吹干外耳道。
5.避免游泳时间过长,减少耳朵在水中的浸泡时间;保证睡眠时间及质量,饮食均衡,提高机体抵抗力。
记者 陈辉 通讯员 彭福祥
报道链接:https://ep.ycwb.com/epaper/ycwb/h5/html5/2024-06/26/content_12_653488.htm
报道日期:2024-6-26